首钢应届高校毕业生入职教育“第一课”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04

7月29日至30日,首钢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入职教育“第一课”在首钢党校报告厅举行。集团领导曾立作开班讲话,集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来自国内外280所高校的800余名大学生分别在主会场和首钢股份、首钢京唐、首钢矿业、通钢公司、首钢水钢、首钢长钢、首钢贵钢等京外分会场参加。

新招应届高校毕业生是企业的新鲜血液和重要的人才资源。每年进行相对集中的入厂入职教育,是首钢历史上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传统做法。为体现集团党委对新入职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关心重视,增进新入职应届高校毕业生对首钢的认识了解,增强对首钢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尽快融入企业环境、发挥好聪明才智,集团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人才开发院、人事服务中心共同组织了首钢新招应届高校毕业生入厂入职“第一课”。本次入职教育“第一课”为期2天,包括开班仪式、集中授课、现场参观三个环节,授课内容涵盖战略发展、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园区建设等方面,帮助新入厂入职大学生了解首钢,读懂首钢,迅速融入首钢文化,进入首钢角色。

开班仪式上,曾立向新入厂入职大学生表示欢迎和祝贺,同时与大家一起重温了百年首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首钢的辉煌历史和高质量发展成就。他表示,贯穿首钢百年历程的核心是“首钢精神”,是首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立志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宝贵财富。希望新员工要深刻理解、主动融入首钢企业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份独特的“敢”字基因,以身为首钢人为荣,在首钢集团大家庭里能够茁壮成长、施展才华,为首钢新的百年辉煌贡献力量。

曾立希望大家主动适应基层工作,快速开启人生新征程。他说,新员工要“眼中有光、心中有梦、手中有活”,俯下身子深入现场,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创新突破奠定基础。各单位要敢于并善于培养使用年轻人才,精心搭建成长平台,建立有效机制,制定清晰的培养计划,为首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新入厂入职大学生观看了首钢集团宣传片。首钢科学家代表、首钢工匠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突破、在技艺传承上的精益求精与心得体会、在首钢的成长经历与奋斗故事,激励新人们要敢于追梦、勇于担当。在首钢园区集体参观了首钢陶楼、高线公园、三高炉、首钢滑雪大跳台等,亲身感受了首钢转型发展成果。新入厂入职大学生纷纷表示,作为首钢大家庭的新生力量,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持续为首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清华大学的龚佳麒今年入职首钢国际,他说:“这次入职‘第一课’远比想象中丰富深刻,不仅通过专题授课了解到首钢百年的历史传承,更在首钢园区参观中感受到现代首钢强大的产业布局、科技自强与转型发展,我深深为加入这个承载着民族工业荣光、始终勇立潮头的集体而骄傲,来到这里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无限可能,能在首钢这片热土上开启职业生涯,是莫大的荣幸。”

东北大学的王鸣皞和墨尔本大学的梁希缘今年一起加入首钢股份,他们表示,入职教育“第一课”既有历史文化的讲解,又有前辈手把手的经验分享,更有针对新员工的个性化成长指引,深刻感受到了首钢集团对新入职员工的重视与关怀。从首钢历史的浑厚与包容,到技术创新与引领,再到首钢园区转型发展,每一处都在诉说着首钢精神。未来将向前辈们学习,传承发扬首钢精神,让百年首钢的薪火在奋斗中永远炽热燃烧!

毕业于清华大学入职首钢技术研究院的王一琳说:“通过参加首钢‘第一课’,我了解到首钢作为百年企业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这堂课让我明白,首钢精神应当融入日常的坚守与奋进之中。”

入职首钢京唐的博士研究生郑甫表示,入职“第一课”的沉浸式体验让其对“入职教育”有了全新认识,不再是枯燥的宣讲培训,而是用历史照现实、用场景讲故事、用榜样照方向,让其对“首钢人”的身份充满认同与自豪。

入职首钢环境的史绍杰表示:“入职‘第一课’,我深刻感受到‘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是融入首钢发展历程的精神支撑。作为新首钢人,希望能传承这份钢铁意志,淬炼初心。”

加入首钢建设的杨若木说:“亲眼见证首钢园区从钢铁工厂到活力新地标的华丽蜕变,让我对首钢的转型魄力与未来无限可能充满期待,这里就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