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把握三大关键 彰显发展韧性

发布时间:2025-08-04

生产管控人员监控生产信息。

2025年以来,首钢京唐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贯彻“八个注重”经营方针,牢牢把握企业本质,创新突破、抢抓机遇,反复冲锋、不断突围,上半年实现经营生产“双过半”。

经营为要,各经营体活力迸发

以“经营体”打造为抓手,狠抓算账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能力与制造水平,经营体活力激发全局生命力。

上半年,首钢京唐以打造首钢第四大战略产品为引擎,锚定中厚板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装备优化等方向,以协同合力激活内生动力,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经营效益实现扭亏为赢。产销研协同创新再升级,11个产品推进组全面启动运行,建立高效协同机制,有力支撑了订单获取与盈利目标达成。围绕能化、风电、桥梁结构等行业,加快直供渠道建设,公司领导带队开展高层营销走访,深入重点用户企业深化战略合作。4300产线克服系列检修任务量大、技术难度高的挑战,提前30.5小时完成热试,为提升产能打下坚实设备基础。热处理线回火炉升级项目提前10天点火烘炉,进一步提升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为工艺优化与产能释放注入新动能。

在冷轧工序,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强化经营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效中找准着力点、寻求新突破。搭建经营分析工作模型,开发模拟利润小程序,每月中旬模拟当月利润,月底模拟下月利润,为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坚持全员对标、持续改进,上半年,10个品种小组先后走访重点客户二十余次,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与客户切实加强多方沟通,增进合作互信。从全局视角加强生产规划,进一步提升冷系产线分工效率,促进各机组协同,汽车板生产再创历史好水平。

热轧工序加快发力,以“三个稳定、三个提升、三个协同、一个基础”为工作思路,开展“全员隐患排查”及“现场1小时行动”,加强基层班组管理,上半年,热轧累计发现隐患14831项,治理率90.69%,产线稳定运行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250和1580产线分别实现125天和71天“零”堆钢纪录。2250产线卷取区域实现60天“零”故停纪录。产线轧制能力不断提升,在极薄、极厚、极窄、极宽四个方向不断进行挑战,实现32毫米极限厚度管桩用钢、1.1毫米极薄耐候钢、2080毫米汽车板及900毫米管线钢等产品的试制生产。

镀锡团队聚焦“三个把握”核心内容,构建“战略引领、机制创新、价值共创”的实践体系,把实践活动嵌入技术突破、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全流程。以技术创新打造比较竞争优势,连退产线成功突破设计下限,连续攻克0.13毫米、0.12毫米、0.118毫米三个极薄规格,实现连退极薄DR材厚度“三连破”,镀锡首次突破厚度设计上下限,将生产规格拓展为0.119—0.6毫米,罩退平整首次生产0.12毫米极限规格DR材正式订单,绿钢产品生产实现40%综合降碳。

极致为先,生产运行能力稳步提升

以“极致”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聚焦效率、产品、质量、成本、物流全要素,“极致”标准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进产品结构向高端、高效益方向拓展。上半年,高端领先产品产量超计划11.7%,战略产品产量超计划5.5%,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汽车板大力推进高效益产品增量,锌铝镁、铝硅、超高强钢等重点产品同比增加均超40%;中厚板上半年海上风电钢产量超计划74.4%,创历史新高;特精产品6月份产量超计划28%,创历史纪录。冷轧精冲钢、热轧双相车轮钢等高效益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坚持质量优先,以重点缺陷为抓手。各单位重点攻关自身主要缺陷,实施挂牌督办,集中统筹管控。上半年,废次降率同比降低0.96个百分点,累计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贡献正品近万吨。

始终把降成本作为重中之重。铁前专业以“综合燃料成本最低”为原则,强化铁焦协同,优化燃料结构,降低配煤成本,通过技术攻关,降低烧结工序配矿成本,实现固废资源利用最大化。上半年,铁成本行业累计排名第三。强化原料质量管控、坚持使用经济料、波段采购、新品种开发等措施,原燃料采购降本超计划1.6倍。加强制造系统、设备系统、采购系统三方联动,工艺材采购平均单价降幅7.6%。

提升物流运输能力。运输团队秉持“简单高效、低成本、高质量”思路,瞄准“保产+创效”目标,持续优化以高炉为中心的物流保产体系,刷新各项生产纪录18次。港口吞吐量完成年计划55.1%,车船直取完成年计划50.5%,路车原料接卸效率再创新高,运输保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聚焦港口经营战略,召开港口创收誓师大会,转变思维、全员发力,与社会码头对标碰硬,在市场淡季中拼出逆势增长,全码头岸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绿色为锚,可持续发展根基稳固

以“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深耕低碳技术、完善低碳体系、发展能源提效,以绿色生产力打造行业竞争力。

加快低碳产品开发。转炉单工序大废钢比冶炼技术持续突破,废钢使用种类更加多元、废钢占比向更高水平迈进、可生产钢种门类持续扩充,两个炼钢单元均具备50%以上大废钢比批量稳定生产能力。完成50%比例大废钢比电力塔架用免涂装耐候钢生产,实现环保、产品性能与成本管控多维统一,助力国家电网某重点低碳电力塔架建设项目。开展8家知名车企大废钢比产品认证工作,并启动国际EPD认证工作,助推大废钢比工艺向高端产品延伸。

推进能源提效。2025年以来,首钢京唐持续加强煤气回收提量增效攻关,指导二次能源发电机组通过精细化调整最大可能满发多发。上半年,二次能源自发电率完成54.2%,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完成59.4%,创单月历史最好水平。深化用电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提效,大幅降低用电消耗,铁区空压机站先后实施连铸雾化用压缩空气系统改造、干燥器节能改造等系列创新项目,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鉴定,综合输功效率达到“一级能效压缩空气站”标准,被正式评定为“一级能效空压机站”。上半年,实现节电1300万千瓦时,外购绿电20726万千瓦时,占外购电比例38.7%,创历史最好水平。

成绩是对过往奋斗的终点,也是未来的起点。首钢京唐将立足首钢钢铁业“旗舰”定位,继续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追求极致、攻坚克难,打造比较竞争优势、提升经营韧性,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创“十五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