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工作站

首钢博士后工作站是1998年经全国博管办批准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建站的,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吸纳博士进站从事课题研究、提升进站博士素质层次,从而成为首钢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资源。通过打造工作站“三个中心”,即政策指导中心、信息沟通咨询中心、服务协调中心,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进一步为首钢在科研能力方面特别是攻克各类技术难关上提供支持,为首钢加强高层次科研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保障。

首钢博士后工作站设立有办公室,负责处理相关业务工作。工作站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起草颁发了《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细则》,制定了严格的博士后进出站考核标准和程序,从科研选题到中期和出站考核等方面实行全程跟踪,从而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和使用效果。科研课题方面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是钢铁版块主业,二是关注新首钢高端产业园区建设。

与此同时,工作站为进站的博士提供完整的服务和保障措施,保证其科研计划能够安心高质量如期完成。在科研方面,工作站提供足够宽松的学术科研环境和资源,并配置“首钢科学家”级别导师提供业务指导,同时积极协助其申请各级各类经费资助,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生活方面。工作站为在站博士提供两室一厅公寓式住房(或按月领取住房津贴),帮助其配偶子女协调就业上学等问题,在出站留用后帮助其办理解决配偶及子女落户问题。

首钢博士后工作站的培养方式为与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在站培养时间一般为2年。截止到目前,首钢博士后工作站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流动站联合培养,先后共有31名博士进站研究,已顺利出站29名,目前在站2名。


1
转到 记录总数1条,当前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