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执着与专注恪守匠心 ——记首届“首钢工匠”获得者郭玉明

发布时间:2019-10-21 11:40:04

【人物档案】

郭玉明,1986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坚守炼钢三十载,诸多工作成果为首钢掌握大型转炉操作规律奠定了基础。提炼“郭玉明优化氧枪控制炼钢法”,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达国内领先水平;开发“脱硫渣铁转炉资源化利用技术”,累计回收利用22298.83吨脱硫渣铁,熔炼出铁水14552.27吨,经济效益达759.36万元;开发转炉底吹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炉役底吹效果稳定控制,该技术获经济效益1.81亿元;完成国内首创210吨转炉炉底改造工作,对提高首创工艺和核心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型转炉挡渣出钢控制技术获首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首钢SEBC工艺技术开发获首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脱硫渣铁转炉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获首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郭玉明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冶金部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工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首钢劳动模范、首钢之星等荣誉。


【获奖感言】

“有幸被评为‘首钢工匠’,感慨万千。我想说三个词,一是感恩。感恩企业,感恩支持帮助我的每一名同事、每一位朋友,激励我为企业奉献所学,在与企业共同成长中实现个人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二是付出。自从踏入首钢的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工作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做转炉的守护者,确保转炉的稳定运行,是一名老党员应尽的责任,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三是自豪。1986年来到首钢这个大家庭,是我人生的一次飞跃,是公司给了我发挥的平台与良好的施展空间,我为我的工作、为百年首钢感到万分骄傲与自豪。”



66A07F9DF081DBF94FE1F7381AA0243F.jpg

在郭玉明眼里,转炉就是他的孩子,33年如一日,爱护它们,凝聚全部精力,关注它们的点滴成长。


最年轻的全国劳动模范


1986年,19岁的郭玉明走进首钢,从炉前工干起,炼钢的活儿几乎都干过,他要求自己样样要干得精彩。1995年,28岁的他,在当年受到表彰的全国劳模中,是最年轻的一位。


刚参加工作时,他一心想的就是多炼几炉钢,多为集体增添荣誉。可由于温度控制不准,看着冶炼时间延长,钢产量下降,他横下一条心,发愤学习、刻苦钻研,争做全厂技术最精湛的炼钢工。为了掌握观看火焰的技术,他长时间盯在炉前,脸被烤得阵阵刺痛。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具备了抬眼一看,就可以根据火焰的亮度、火苗的长短和形状,很好地判断出钢水的温度。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他总结出了《提高一次拉碳合格率最佳操作法》《郭玉明优化氧枪控制炼钢法》,一次拉碳合格率由过去的75%提高到93%,平均每炉冶炼时间由50分钟缩短到32分钟,当年就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


在钢铁大发展、产能大提升时期,增加产量是全国各大钢厂追求的共同目标。当其它班组在8小时每班次只能冶炼8、9炉钢时,他所在的班组创造了班产钢18炉的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2004年,郭玉明开始负责首钢迁钢210吨转炉开炉、停炉、护炉及日常维护组织工作。“炉底上涨过快导致复吹孔堵,碳氧积升高”的问题一度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难题。为此,他率先摸索出“轻溅渣”控制模式,通过对溅渣操作进行调整,减缓了炉底上涨。


一次凌晨2点钟,炼钢工组织出钢后,发现转炉底吹孔附近出现了一个大凹坑,之前没遇到过,让大家一度惊慌失措。被电话叫醒的他,驾车从宿舍直奔现场,迅速组织大家用了近3个小时终于将问题处理完毕,恢复正常生产。这么多年来,不管炉况出现什么问题,只要他得到消息,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术带领大家解决难题,用实际行动兑现炼钢转炉守护者的承诺。


从北京到迁安,从“开炉先锋”到创指标、攀高峰的骨干,从创业者、奠基者、守业者、首席技能专家、股份工匠,再到今天的首钢工匠,一干就是15年。其间,正是首钢产品结构、品种质量、转型增效稳步提升的发展机遇期,也是炼钢工艺技术飞跃发展的关键期。


汽车板和电工钢的研究开发和质量提升离不开郭玉明炼钢团队的自主创新和辛勤付出。针对转炉终点氧的稳步降低、渣中TFe含量稳步降低等全流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他带领攻关团队经过近50天的摸爬滚打,先后对2000多炉钢水的成分、温度、冶炼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消除了过程控制难度大、不稳定因素控制点多等不利因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环保工作严峻形势,他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经过反复研讨,科学规划,最终决定开展BMS试验——转炉配吃脱硫渣铁,这是一项国内首创的工艺试验。为确保BMS试验的稳定运行,由郭玉明牵头协调攻关团队,指导BMS试验进程,他始终要求做到率先示范,不论白班夜班,几个重要的节点都会出现在主控室亲自指挥。


这项首创工艺的使用,累计消耗脱硫渣铁4.2万吨,熔炼新铁2.6万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年创效益1381.4万元。


始终瞄准世界一流水平


“转炉复吹”攻关课题,是集中力量向转炉终点碳氧积随炉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个顽疾发起的最有力挑战,郭玉明几乎每天都盯在现场与岗位一起摸爬滚打。


2016年7月25日,1号转炉完成6543炉冶炼后停炉,以全炉役复吹比100%,碳氧积0.00213的成绩创造了首钢炼钢历史新纪录。2017年7月25日,1号转炉全炉役碳氧积再创0.00195的新纪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3号转炉于2017年11月3日更是创出0.00188的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经济核算,复吹攻关的成功,不仅让每座转炉一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还从根本上保障了高端品种钢的冶炼质量。


鉴于这个突出成绩,首钢股份公司1号转炉被命名为“郭玉明炉”。这一刻,炼钢工艺技术真正实现了从多年的跟随到行业引领的巨大跨越。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下一步我要把5座转炉的20个炼钢工都培养成炼钢能人、护炉高手。”郭玉明说。


2017年以来,每隔一个多月他就按炉座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做成PPT课件,轮流为5座转炉的岗位工定期培训,每月对四个班的岗位工分别利用下夜班后的40分钟左右时间集中讲课。那段时间,虽然大家回家晚了些,但积极性特别高,相关领导有时间也会参与到现场的培训中来。


炼钢作业部先后成立了郭玉明等多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现在,炼钢的每个人都可以提出选题,立项后,都会得到作业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起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采访手记】

采访郭玉明师傅,几乎都在工作现场,因为他回办公室的时间太少了。过程中,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被现场的工作或者来电打断。但郭师傅教学效率很高,针对性强,每提到一个知识点,都能把来龙去脉、前应后果说的明明白白,知天命之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让人折服,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由衷敬佩。

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奋力前行的航标,全员创新的灯塔。正是像郭师傅这样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驾驭一流设备、运用研发成果、技术引领行业,他们勤恳、踏实的职业操守,围绕重点、难点的创新和创造,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人生品格,对公司的无限热爱和忠诚,都是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更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