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 百轧成锋——记首钢模范共产党员、技术研究院薄板所首席工程师李晓林

发布时间:2023-08-16 09:49:31

DBFBB11B81A20535B8AE200116345DE4.jpg

从产品设计到用户认证,从疑难破解到技术提升,技术研究院薄板所李晓林扎根热轧产线,十年如一日,在新产品开发中贡献智慧,在新产线攻关中挥洒汗水,用担当和奉献为“首钢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写下了生动注脚。

创新求实解好“必答题”

“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坐班车上岛时的心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想自己多年所学终于要派上用场了”,回想起刚入职派驻首钢京唐时的情景,李晓林依然历历在目。

等真正在现场工作一段时间后,李晓林发现,与实验室研究有很大不同,工业生产就是要以现有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高强度冷冲压桥壳用钢的开发过程就是力证。当时,受制于冷冲压开裂率高这个行业共性问题,国内中、重卡驱动桥壳生产大多采用热冲压工艺,产品强度低、重量大。2016年,商用车轻量化正式提上日程,国内某桥壳企业随即提出轻量化桥壳开发计划,要求减重10%,并希望能够研发适用于冷冲压成形的高强桥壳用钢。面对急迫的市场需求,能否在短时间内研发成功并抢占市场,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李晓林带领研发团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详细了解用户成形工艺和模具结构,重新进行材料设计,对材料厚度公差、表面质量及冷却工艺提出多项控制措施。为加快进度,他们整个团队直接驻扎在客户现场,与对方技术人员一起调试模具、调整工艺、优化结构,在经过上百次的技术方案讨论和完善后,最终成功研发出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一次性通过了用户认证。“从李晓林博士身上,我们感受到首钢团队精益求精的工作品格,用首钢材料,我们放心!”得到客户的认可,李晓林长舒一口气,这道必答题终于算是完美交卷了。

经此一役,李晓林对桥壳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几年,李晓林和团队一起陆续研发出高强钢热冲压桥壳钢、国内首发机械胀形桥壳钢等重点产品,首钢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桥壳用钢系列产品开发的企业。

迎难而上勇斗“拦路虎”

2019年,首钢集团“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改革落地实施,李晓林主动报名成为京唐技术中心的专职研究员。

当时,恰逢MCCR产线建设投产,李晓林作为技术攻关团队成员,主要负责薄规格高强产品开发。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外方人员全部撤离,产线调试遭遇巨大困难。MCCR产线是国际首条具备无头轧制功能的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轧制过程中,材料的物理冶金规律与常规热连轧产线差别较大,原有的成分和工艺经验都无法沿用,而且产线产品主打高强、薄规格,又进一步增加了生产难度。

在开发700兆帕及以上薄规格高强钢时,扁卷问题成为产品批量稳定生产的“拦路虎”。李晓林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已知的解决措施都是针对常规热连轧产线,关于无头产线的研究少之又少。“没有先例,不代表没法解决,搞科研就是要敢走新路,解决新问题。”李晓林带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技术攻关中。结合产线实际,他联合轧制专业、检测专业,精确模拟研究了不同成分体系钢种相变规律,提出了控制扁卷的新思路;联合产线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全流程温降规律,提出了温降控制改造方案;联合冷却控制模型专业,针对不同钢种性能要求,开发了多种冷却工艺技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多专业、多部门的高效协同下,“老大难”的扁卷问题被成功破解,产品实现稳定生产,首钢成为国内无头产线首家实现980兆帕马氏体钢生产的企业。

服务生产架起“协作桥”

在技术中心工作生活了三年,李晓林对如何做好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更进一步融入基地、服务产线,2022年,在组织的支持和协调下,李晓林被安排到京唐热轧作业部挂职,主要负责加热炉节能降耗工艺技术攻关。为解决加热炉能耗高、烧损大的问题,京唐决定对加热炉实施技术改造。面对陌生的技术领域,李晓林一方面加快专业知识学习,全程参与加热炉改造;另一方面积极架起基地与研究院沟通的“桥梁”,协同多个部门在改造过程中对加热工艺、二级控制模型,以及自动化烧钢等提出了十余项改进措施,有效降低燃耗与烧损,推动技改后顺利投产并取得良好效果。

首钢科技奖10项、发明专利授权20项、首发产品3项、首钢青年创新先锋、京唐公司“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首钢模范共产党员……一项项奖励和荣誉无声书写着李晓林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创新之路不可能一片坦途,我将继续传承发扬首钢精神,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为首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李晓林话语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