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惠产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2-17首惠产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惠产融”)自1991年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是根据百慕大《公司法》成立,最早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之一,首钢集团控股61.29%。2022年7月,经集团公司批准,首惠产融提级为二级直管单位,承接集团供金平台功能,整合集团项下类金融机构,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稳链降本。
首惠产融紧紧依靠集团的产业资源,紧贴生产企业的上下游,将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节点企业的金融需求联结。围绕集团集采规模达到1000亿元、下游销售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产业链资源,开展覆盖全场景的产品设计,为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提供综合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首惠产融提出了“双引擎+共享平台”的发展战略,凸显科技属性,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供应链科技服务双动力引擎,利用科技优势,构建N+N+N开放、共享的供应链科技平台。深耕商业模式创新与产品研发,形成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科技服务和供应链资产管理三个主营业务板块,实现金融、科技、平台的统一。
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以首钢集团的钢铁产业为依托,利用保理、租赁金融牌照,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供应链科技服务:为链属企业提供运营管理服务、风控咨询服务、数据资产转化服务及向客户提供普惠撮合的服务。
供应链资产管理服务:为保理资产、租赁资产提供“再保理”的通道服务、发行ABS、ABN等资产出售服务。
深耕京票业务,不断丰富供应链生态圈。2024年以来,在集团财票政策性收紧、不再将京票开立纳入核心企业考核指标的情况下,首惠产融不断优化打磨首钢京票产品,推进智慧运营服务,加强银企平台直联,不断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服务范围更加多元,客户从钢铁主业、建筑行业向股权平台、园区管理平台等探索延伸,平台链属企业数量增长迅速,生态链逐步扩大。服务供应链圈突破3900家客户,最长穿透服务层级达到10级,2024年为集团35家核心企业提供145亿元资金流动性支持,首钢京票累计开票量突破270亿元。京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正逐步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链,助力集团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强链、稳链、固链。
围绕钢铁主业,提升保理产品服务能力。首钢保理作为平台资金方之一,针对银行无法提供授信额度的企业,首钢保理给予资金保障,全力以赴完成京票保贴任务。2024年完成京票贴现2400笔,金额39亿元,补充了核心企业资金流动性,保障供应商融资需求。2024年创新“到货通”“发票通”产品,供应商可以提前1—3个月获得资金,缩短供应商账期,稳定采购源,提升产业链整体的周转效率。2024年完成“到货通”5.2亿元、“发票通”3亿元、“保理通”2.3亿元,补充了京票不能覆盖的产业场景。
做好绿色金融,助力主业技改节能减排。首惠产融基于绿色金融,孵化出租赁新产品 “绿租宝”,“绿租宝”业务是以“EMC项目+融资租赁”模式,为集团核心企业节能减排类的技改项目设计的标准化产品。该业务为EMC模式的项目建设主体提供资金采购设备,提供给业主方使用,以设备产生的增量效益分享支付设备款。款项结清后,设备交还业主方拥有继续使用。“绿租宝”业务不仅能为主业实现节能减碳、环保增效的目标,还可满足主业在不增加投资及负债规模的情况下,及早享受到先进科技、绿色装备以及降本提效的红利,为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末,“绿租宝”业务共授信3.6亿元,实现投放1.7亿元。2025-2027年获得联交所批准EMC项目投放34亿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打造数智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完成京票、保理等系统升级,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持续优化京票产品和服务,有效地支撑了平台业务的快速发展。通过搭建智慧巡查、智慧客服、智能审单等系列智慧运营系统,开拓了平台数字化运营降本增效之路;建设风控2.0系统,在严控授信和丰富风控手段的同时,通过与各业务系统更紧密的结合,助力公司实现了严格的业务管控和灵活的业务调节能力;搭建首钢供金数据中台,完成了数据资产梳理和标准化管理,为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全流程高效支撑。科技创新方面成功落地了大模型在智能审单上的应用试点,结合其他AI技术不断提升了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国资委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单位,实现数据资产入表30万元。
做好银企直连,谱写普惠金融新篇章。持续做好银企平台直联,不断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目前平台对接线上直融银行5家。截至2024年底,使用银行资金进行融资的业务占平台全部融资额的60%以上,全年可为供应商减少融资成本约为2200万元。
首惠产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把“一引领两融合”贯穿始终,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以打造行业一流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为目标,为首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