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发展“绿”动能——首钢矿业水厂铁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4

矿业水厂铁矿河西排土场绿意盎然。

勾机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切方覆土作业。

清风掠过树梢,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拂面而来。走在首钢矿业河西排土场210米水平主干路上,阳光洒在身上,和煦的微风轻抚脸庞,空气中蕴含着希望的味道。

抬头,是一望无垠的湛蓝天空,洁白的云朵仿佛无瑕的棉絮悬浮其间,自在又惬意。在主干路两侧,远远望去,两行法桐树像守护排土场的战士迎风挺立,给排土场增添了新绿。

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首钢矿业水厂铁矿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标杆。按照基本修复、提升治理、景观打造三种治理模式,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四季见绿,有序开展特色治理,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出一个特色景观区,建设绿色矿业美丽矿山。

今年以来,从3月下旬开始,水厂铁矿在河西排土场210米水平主干路两侧开始组织种植法桐树,由此也拉开了2025年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序幕。

提前组织切方 打好“绿”地基

按照“切方覆土工作贯穿全年,春秋季节重点组织栽植”的组织模式,为提前给2025年春季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创造条件,早在2024年10月份,水厂铁矿就克服设备少、人员紧张等困难,开始组织排土场边坡切方工作。专业人员提前勘测排土场边坡,确定切方位置、高度,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施工人员熟练地操作勾机,紧张有序地修整边坡。与此同时,针对不具备覆土条件的点位,利用勾机修整出台,作为人员、材料进场道路,并在沿途铺设焊接水管,储备黄土,为提高绿化效率、保障苗木成活率创造了条件。

经过紧锣密鼓的组织,河东排土场195米水平、240米水平,河西排土场310米水平切方工作有序推进,累计完成切方量184万立方米。

精细栽植组织 建设“绿”家园

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组织过程中,水厂铁矿结合矿区地形、气候及土壤条件,围绕保证绿化效果专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研究,制定了治理方案,详细划分了绿化区域,明确了栽植作业时间、种植养护技术要求,并以“区域划分、单位承包”为原则,将栽植任务安排至各作业区。

此后,各作业区拧成一股绳,合力完成重点任务,结合实际精细组织。为保证植树质量、效率,植树人员每天一早在现场集结,为植树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并安排专人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完成。筑排供电作业区每天做好水车安排,配合完成浇水任务。尾矿作业区深挖潜力,组织下夜班职工在上午进行绿化植树,而未完成的任务,则由作业区领导带领职能专业人员于下午完成,实现全员参与。

各司其职推进 播撒“绿”希望

“今年的生态治理工作,我们统筹考虑植被的生长需求与景观效果,在树种选择上,优先挑选适应本地环境、抗逆性强的品种,如耐旱的刺槐、生命力旺盛的油柏等,同时搭配部分观赏性树种,提升排土场景观价值,力求打造层次丰富的生态环境。”生产技术室专业技术人员表示。

为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治理任务,达到预期治理效果,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牵头统筹协调推进。生产技术室安排专人在组织法桐树栽种期间,每天清晨6时将运树车辆接引至栽植区域,组织相关单位卸车、分树。各作业区现场负责人严格把控栽植质量,从苗木间距到栽植数量,逐个环节仔细检查。

植树现场,干部职工热情高涨,挥锹铲土、扶树入坑、浇水灌溉,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各环节之间衔接有序。随着一棵棵苗木栽植完成,法桐树挺拔而立,刺槐苗根根竖直,错落有致地排列,于无声中勾勒出一幅以盎然生机绘就的春日盛景。这些苗木在排土场上“安家落户”,承载着矿山的美好未来。

截至5月底,水厂铁矿已完成主采场、侯台子土场、河东排土场、河西排土场、尾矿区域等点位治理面积69.38万平方米,共计栽植刺槐、葛根、爬山虎、法桐等苗木513万余株。

针对已完成的栽植区域,为确保治理效果,水厂铁矿持续关注,采用无人机航拍、现场检查等方式,对苗木栽植、养护、成活情况实行全过程管控,按日推进、按月验收。对于成活率不达标的点位及时组织补栽,对于近期和前期植树后出现的秃斑点位,“治理一处,见效一处”,确保绿化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持续修复生态 追逐“绿”梦想

生态治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多年来,水厂铁矿始终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持续加大投入,努力让矿山披上绿装,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十四五”以来,水厂铁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对治理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干部职工锚定目标,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夏季白天气温高,职工早早便到达现场,尽快完成当天的栽植数量,避开最热时段;栽植区域坡度陡,职工们便两人一组拴挂安全绳,一人拽、一人栽。经过不懈努力,累计增加绿化面积近4900亩。

2025年,水厂铁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计划面积89.12万平方米,主要以应季栽植为主。治理完成后,将有效减少排土场水土流失,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升矿山整体形象。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水厂铁矿将持续探索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打造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标杆,在首钢矿山这片土地上绘就更加绚丽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