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打造首屈一指的钢——首钢京唐二十年高质量发展启示录之产品篇

发布时间:2025-10-29

首钢京唐智能生产管控中心。

在渤海湾畔的曹妃甸,一座现代化钢城的崛起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转型与升级。

二十载砥砺奋进,首钢京唐坚持“产品是企业的根本”,走出了一条从简单模块到高端矩阵的跃升之路。从投产初期热轧板、冷轧板的探索,到如今汽车板、“蝉翼钢”、9Ni钢等高端产品走向市场,首钢京唐持之以恒实施精品战略,站在高端、成就高端、服务高端,以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了以汽车板、镀锡板、中厚板为支柱的多元化高端产品集群,让“首屈一指的钢”闪耀国内外。

产品高端:从单一向多元,构建强大竞争力基石

建设之初,公司产品结构单一,技术积累相对薄弱,高端产品占比远远低于行业龙头企业。京唐人深知,要在行业中立足,必须从高端产品做起,没有高端产品,就没有话语权。

承载首钢“从山到海、从长到板”的使命,自2010年第一块汽车板启动认证,首钢京唐正式拉开了高端产品开发的序幕。通过对标、研发、试验和再创新,公司逐步掌握了汽车板、镀锡板、中厚板等核心产品的生产工艺,形成产品矩阵,可生产牌号数量超过4000个。

在汽车板领域,2011年,汽车板仅可生产300兆帕以下强度的连退、罩退产品;2014年,产品强度实现780兆帕以下全覆盖;2016年,全覆盖产品强度提升至980兆帕,热成形产品试制成功;2020年,汽车板累计产量达到千万吨级别;2021年,锌铝镁汽车外板实现批量供货。如今,京唐汽车外板已具备全车身供货能力,锌铝镁外板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一步步将钢材转化成各类汽车零部件,具备了为用户提供整车供货与技术服务的能力,形成了以外板、高强和新镀层为特色的产品系列,实现了从“零认证”到“全覆盖”的巨大跨越。截至目前,汽车板产品已覆盖全国主要车企,得到行业及用户认可。

镀锡板同样从零起步。从2013年投产开始,历经“从无到有”“市场拓展”“做大做强”三个阶段,实现跨越发展。2014年,华源化工桶的第一笔订单成为破局的钥匙;2015年,高强DR9开发成功,关键指标达到新水平;随后,中粮、奥瑞金、英联等行业龙头相继伸出橄榄枝,首钢镀锡板在市场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2018年,镀铬产品加入,形成“锡铬互补”格局,成功跻身国内第一方阵。最薄达0.07毫米的“蝉翼钢”化身为全国两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名信片、生肖邮票、北京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钢铁之外,传递着文化与品牌的温度。ISO22000食品安全认证、犹太洁食认证、印度BIS认证一张张证书,是从生产到市场的全流程品质承诺,更是品牌信誉的坚实基石。首钢中厚板,血脉承袭自1987年北京首钢中板厂,经秦皇岛、首秦至京唐,锻造首钢精品宽厚板金字招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以差异化供给驱动产业升级。三十八年来,中厚板团队坚持创新驱动和精品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涵盖了造船及海工、绿色能源、油气输送、桥梁制造、工程机械、高层建筑、能源储备等14大系列600多个品种。从雄安高铁站到“天鲲号”绞吸船,从常泰长江大桥到首钢滑雪大跳台,首钢中厚板以其产品系列化、规格全覆盖和卓越性能,托举起国家工程的脊梁。

首钢京唐高端化产品版图远不止三大支柱,其特色产品群在细分领域同样占据制高点:

精冲钢突破垄断,具备全流程研发制造能力,在全面替代进口的同时,多个品种实现批量出口,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密封片、离合器膜片弹簧、纺织针等精密零件领域。

家电专用板以“高端化+差异化”策略,提升家电耐用、安全与美观,赋能美好生活。车轮钢助力商用车重卡车轮减重近半,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成功替代进口,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一年国内第一。管线钢产品批量供货低温站场、抗大变形、海底管线等高端品类,以高韧性、耐疲劳、易焊接著称,为中俄东线、西三/四线等国内外能源“大动脉”提供材料支撑。

首钢京唐的产品发展路径表明,唯有坚持高端化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结构从“基础型”向“战略型”转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完成从追赶、到跟随、再到超越的蜕变。

质量领先:从建立体系到用好体系,铸就企业生命线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是品牌长青的灵魂,更是首钢京唐二十年砥砺奋进、成就高端的核心驱动力。“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贯穿于首钢京唐二十年发展的始终。

高质量的产品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一套系统、严谨、高效的质量标准化体系管理。首钢京唐自成立之初便将体系建设置于战略高度,打造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架构。

首钢京唐从体系建设入手,逐步建立起以ISO9001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工序服从”原则,明确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构建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质量控制网络。

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的每一道工序,再到成品检验、物流配送、售后服务,首钢京唐均制定了详细、严格的质量标准。例如,在汽车板生产中,从钢水纯净度控制、轧制精度到镀层均匀性,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控制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以技术创新引领质量标准的提升。首钢京唐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积极参与国内外先进标准的制修订,并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例如,在“蝉翼钢”研发生产中,通过自主创新的在线二次冷轧DR材技术,将产品厚度极限突破至0.07毫米,并两次参与主持国际镀锡板标准修订。

通过关键质量控制点(KCP)的识别与监控,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013年,引入六西格玛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推动质量管控从“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变;2014年,启动工艺稳定性攻关,通过对标先进、数据驱动、闭环管理,逐步提升产线控制水平;2020年,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通过5G+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转炉智能炼钢、中厚板智能集控、智慧物流等场景应用,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全流程O5板命中率在2020年至2025年间提高了超20个百分点,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如今,首钢京唐已连续十年获评“河北省冶金行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2022年,“基于SPC过程管理质量管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经验”,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全国质量标杆”。

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生产出来、管理出来的。首钢京唐通过体系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质量管理,实现了“创造卓越”的飞跃。

服务贴心:从“接单生产”到“制造+服务”,构建共创共赢生态圈

2015年,首钢京唐实施EVI(供应商先期介入)模式,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与用户协同开发,提供定制化的生产方案。以汽车板为例,并非简单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是深度介入用户研发前端,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协同生产。为提高高强钢零件强度,研发团队与车企工程师协同攻关,从材料成分设计、轧制工艺优化到性能测试验证,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了材料强度的历史性突破。这种“不是用户需要什么产品,而是我们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的服务思维,使得汽车板不仅赢得了国际高端品牌的青睐,更真正成为“驱动时代的筋骨”。

首钢京唐积极推进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与浙江豪环共建精冲钢联合研究实验室,推动高碳精冲钢国产化替代;与燕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前沿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通过这些联合平台,不仅输出了产品与技术,更输出了标准、方案与信任。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制造+服务”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首钢京唐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将服务内涵从单纯的产品交付延伸至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应用解决方案乃至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用户反馈得到及时处理。为更好地服务用户,首钢京唐还建立了用户代表派驻机制,选派技术专家常驻销售分公司,形成“一管到底”的快速响应体系。通过订单日跟踪、预警机制、闭环管理等手段,交货周期不断压缩。

经过多年耕耘,EVI订货模式已覆盖汽车、包装、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精冲钢、热轧高强钢等联合实验室相继建成,用户代表派驻机制持续完善,技术人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持续提升……首钢京唐多次获得用户颁发的“最佳供应商”“最佳服务奖”“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等荣誉,成为用户心中能力卓越、值得信赖的伙伴。

在产业链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产品优势已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从“交易型”转向“关系型”,构建与用户深度绑定、共创价值的生态圈。首钢京唐的“制造+服务”转型并非终点,而是向着更高水平“服务个性化”的持续探索。首钢京唐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持续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引擎,在构建“首钢—用户”生态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京唐智慧”与“京唐方案”。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产品是发展的根基,必须持续优化结构、突破高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坚持体系化、全员化管控;用户是经营的中心,必须从单纯制造走向服务共生,与用户共同成长。

展望未来,首钢京唐将锚定世界一流目标,坚持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坚定不移以首屈一指的钢助力大国重器、助力绿色低碳、助力美好生活,为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