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圆满完成2025服贸会服务保障任务
发布时间:2025-09-17
金秋九月,永定河畔的首钢园迎来高光时刻。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此开启“一会一址”全新篇章。首钢人以“硬核”实力与“柔情”服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会展业的新高度,也书写了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的新篇章。
一址焕新:工业遗存变身国际会展新地标
四高炉戴上了服贸会LOGO同款“新头饰”,与“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标识交相辉映。这座承载百年工业记忆的钢铁之城,聚焦服贸会“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用科技赋能的精细服务、工业遗存的独特魅力,交出了一份“安全、精彩、难忘”的保障答卷。
“1号馆的宣传片太给力了、太震撼了,我在家躺床上用手机刷了好几遍。一些展厅门口的台阶改成了缓坡,站台尖锐的地方安装了防撞角,可以说是‘细微之处见精神’。”首都会展集团工作人员张宵说。
这是首钢园连续第5年承接服贸会,更是首次以“一会一址”模式集中在首钢园举办。为打造“会展小镇”新格局,首钢集团全面激活北区近3平方公里空间,核心区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设14个展馆、28间会议室,新增17间贵宾室,餐位数达1.26万个,停车位超1万个。从一高炉的科幻场景到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顽酷心跳塔”,从群明湖的滨水洽谈区到11—12号馆间的草坪沙龙,工业风貌与现代会展功能深度融合,构建起“一核多点”的全域会展生态。首钢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刊发的新闻调查《永不落幕的服贸盛会》,被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官方微信号全文转载,引发强烈反响。服贸会首日入园人数创出新高,《太火爆!首日客流达10.78万人次!》的报道被北京发布、新浪、搜狐、网易等平台纷纷转载。
“今年服贸会周边的交通、餐饮等方面更加便利、高效。媒体的宣推也很给力,我们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观展,转发一个微信攻略,考虑的问题就全解决了。”来自照明协会的参会嘉宾郗书堂诚恳地说。
优质的服务保障就像一个“引力场”,不仅带来了人流、信息流,更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首钢的信任,更是推动京西转型的契机。五年来,首钢园实现从1.0到5.0的跨越式升级:2021年,首秀惊艳亮相;2024年,布局优化升级;2025年,则以“会展小镇”元年为起点,推动“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大会举办地”向“产业集聚地”、“活动流量”向“经济增量”的三重转变。截至目前,首钢园入园企业超1000家,科技企业占比78%,正加速向千亿元级产业园区迈进。
智慧护航:让赴会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打开‘AI尚首钢园’小程序,不仅能查场馆人流,还能实时看摆渡车位置,太方便了!”来自上海的观众李女士边操作手机边赞叹。
为让服务更智能,首钢集团升级打造数字化体系,集成实时接驳车定位、场馆人流热力图、电子导航等功能,实现“一站式查询、全流程引导”。在首钢园运营服务中心(IOC),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人流、车流、能耗数据,通过与北辰会展系统的数据互通,精准把控每一个服务节点。
首自信公司组建的13支专业保障小组,是智慧服务的“幕后英雄”。101名骨干分守脱硫车间、新闻中心、登录厅等关键区域,从网络安全到LED大屏调试,从手机信号保障到IOC平台运维,实现全链条技术护航。“为了赶在开展前完成LED屏安装,我们倒排工期,每天工作到凌晨,半个月完成了原本一个月的任务。”首自信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杰说。服贸会期间,技术团队每天7点前到岗巡检,闭馆后汇总问题,确保设备“零故障”运行。
交通保障同样充满科技感。园区统筹24个停车场,通过电子围栏规范网约车管理,联合高德、百度地图等实时发布导航信息;158辆接驳电瓶车分设嘉宾、媒体、观众专线,车前标牌清晰区分用途,高峰时段循环发车;3辆数字双层观光巴士开通7站环线,串联起焦化厂、首钢滑雪大跳台等站点,成为流动的“城市风景线”。开展首日,十余万人次入园,交通秩序井然。
这一系列举措为服贸会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客流与车流通道,显著提升了参展商和观众的体验。两位从丰台来观展的观众告诉记者:“我们出了古城地铁口就能直接坐上接驳巴士,很快到了展区,特别方便。”自驾而来的展商华先生说:“一路畅行,体验感很棒!”
精细服务:细节处感受贴心温度
“脚磨破了,本想忍忍,没想到医疗室的护士不仅给了创可贴,还帮我简单处理了伤口,太贴心了!”在四高炉一层医疗室,游客张女士感动地说。一名工作人员髋关节疼痛加剧找到医疗室,为了不影响后续工作,希望就近就诊。医疗室迅速联系首钢医院医务处,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组织急诊科、放射科、骨科联动加班安排核磁共振检查,并予以诊断治疗。首钢医院的细心周到和快速响应,赢得了患者频频点赞。
首钢医院组建的医疗团队,配备心电图机、AED除颤仪等设备,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机制,日均接诊二十余人次,从外伤处理到急危重症转诊,全方位为展会保驾护航。护士长魏青连续多年参与保障,今年还以“老带新”方式带教新人,未雨绸缪的保障传统始终延续。“以前是以观众身份看展,现在成为服务保障者,责任感完全不同。”主管护师杜雪莲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餐饮服务则兼顾“美味”与“便捷”。餐饮点位涵盖老字号、西餐、轻食等诸类业态,全聚德、东来顺等7家老字号入驻,皮爷咖啡、星巴克提供休闲选择。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设置预约用餐区、媒体用餐区、工作人员用餐区,供餐时间从早6点半延续至晚7点半。为了让参展商吃饭时也能轻松交流,特意增加了洽谈式餐位。其中,仅C5媒体餐区就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
1050名志愿者是服贸会的亮丽名片。他们来自北京15所高校、石景山区及首钢集团。首钢集团团委创新推出“打卡集章”培训游戏,帮助志愿者快速熟悉14个展馆位置;“Q&A问答机制”实时更新展区指引、交通路线等高频问题,四年积累的知识库让志愿者成为“问不倒”的服务尖兵。
首钢人才院共派出场站志愿者30人,分别到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轮班上岗,为远途客人提供热情详细的赴会引导。首钢工学院学生鲍奕帆说:“在车站志愿服务的这段日子,是我收获满满的一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不仅是在指引方向,更是在传递温暖,使我学会了高效沟通,更懂得了‘奉献’的意义。”
三高炉前,一群“志愿白”正健步如飞,他们手持导览手册,面带微笑,准确而迅速地为中外来宾指引路线、解答疑问。志愿者杜家澍、李林遥和刘炫彤纷纷表示,能在家门口的盛会上服务,很自豪。我们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就是想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中外来宾。
挺膺担当:全力以赴守护服贸盛会
服贸会期间,在一号馆举办了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2025电子商务大会等多场论坛会议。首钢保洁人员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凌晨两三点的场馆区域,安保和保洁作伴。他们坦言:“为了打造安全、舒适、干净的观展环境,我们经常通宵作业,夜晚由我们守护。”
安全环保是保障工作的“底线”。聚焦首钢园区9种业态17类风险,组织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展馆消防设施、酒店燃气使用、施工区域动火作业等环节。8月31日前,完成园区供电、给排水、空调系统5000余次停送电操作,检测避雷、空气质量等千余个点位;开展消防演练20余次,培训应急人员300余人次。环保方面,加强施工扬尘管控,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备,确保园区空气质量与噪声达标,让服贸会在“绿色”中绽放精彩。
“为了让能源保供更贴心,服贸会期间,我们针对不同场馆展台及各参展商提出的要求,定制个性化能源解决方案。在安排应急发电车、各点位专人值守的同时,还不间断地对场馆内空调温度,给水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各场馆能源分配方案。为更多来客创造良好洽谈环境。”首钢物业强弱电管理业务主办周政说。
首钢始终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作风践行国企使命。此次服贸会,首钢3000余名保障人员坚守在场地运行、峰会接待、交通疏导等岗位,24小时轮班值守。百年首钢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服贸会是展示中国服务贸易实力的平台,更是首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契机。首钢将以服贸会为契机,加快建设“会展小镇”,打造比肩世界的会展地标,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首钢力量。
9月14日,2025服贸会落下帷幕,但首钢园的故事仍在继续。四高炉下,参展商与观众依依不舍,大跳台旁的“糖果季”活动依旧热闹,工业风的新闻中心成为了新的网红景点。这座钢铁之城,不仅有工业遗产的厚重记忆,更有服务贸易的蓬勃活力,不仅有科技赋能的未来图景,更向世界展示出开放包容的钢铁胸怀。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