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轧钢设备管理的“多面手”——记首钢优秀共产党员、首钢贵钢轧钢事业部设备室挂职副主任孙权

发布时间:2025-07-25

2019年7月,怀揣梦想与对生活的热爱,大学毕业的孙权投身贵钢。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轧钢现场勤奋工作,虚心学习,不断钻研技术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积累经验。他先后从事过操作工、质量员、公辅技术员、流体液压技术员、能源管理员、机械技术员等工作,如今已成长为轧钢设备管理的行家,被评为贵钢优秀共产党员、首钢优秀共产党员。

扎根一线,现场难题“破局者”

实践是积累经验最有效的途径,生产一线是淬炼真本领的最好战场,孙权“钉”在岗位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高线减径机与定径机轧制中心线不对中,容易造成爆钢,且每次对中耗时长,对中质量不高,影响正常生产。该问题经多位行家处理无果,孙权临危受命,负责攻克该难题,他利用着色法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原备件的底座与插件的装配方式导致调整插件耗时长、对中率低。为了优化装配方式,他蹲守生产现场,时刻关注进度情况,成功将对中时长由1小时降为0.5小时,对中率提升了一倍,将该废料箱因插件不对中造成易爆钢的问题彻底解决。

降本增效,设备管理“践行者”

孙权将“盯”和“抠”落实到工作中,盯指标、抠成本,从设备润滑、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成本管理、技能提升等方面着手,降本增效成绩斐然。在燃耗方面,他参与完成高线上料台架挡风板安装,入炉保温罩制作,减少热送钢坯在入炉前因空气对流和热辐射造成约35%的热能损失,降低热送钢坯燃耗1.1立方米/吨。在压缩空气控制方面,对高线压缩空气分段控制,实现压缩空气分段使用,大幅降低消耗量,平均降低40立方米/吨。在电耗方面,推进轧机主电机冷却风机延时5分钟停机优化,将冷却风机优化为跟随主电机停止,每年节约电耗1.2万千瓦时;中空钢液压润滑净环水系统存在富余,他将加热炉净环系统与液压润滑净环水系统管路串通,生产期间用液压润滑净环水系冷却加热炉净环系统,净环系统运行功率降低15千瓦,每年节约电耗10.5万千瓦时。

修旧利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孙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投身其中。2024年,累计修复C型钩20余件,实现备件成本节约30余万元;完成230辊箱辊缝调节装置修复12件,节约成本14.4万元;成功修复高线各类辊子100余件,节省备件费用约20万元;通过对高线摩根旧备件进行系统性筛选、精细打磨和科学再利用,节约备件成本约10万元。全年累计完成设备修旧利废产值达420万元,为企业提质增效作出突出贡献。

勇于攻坚,设备管理“创新者”

孙权对每台设备都有着独到见解,对设备缺陷总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他始终秉持“设备性能提升是设备管理者天职”的理念,扎根生产一线,深挖设备隐患,持续推进设备适应性改造,不断增强设备与生产的匹配程度。

高线辊箱作为轧钢的重要设备,特别是定径机150辊箱,精度高、结构复杂。面对两台150辊箱频发的操作和设备故障,孙权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迅速掌握了其装配的相关技术。他将自身创新思维与传统经验深度融合,对150辊箱装配作业指导书进行全面优化:将备件的关键尺寸纳入其中,重新梳理轴肩高度计算流程,创新设计装配过程记录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备件尺寸、装配过程、计算方法的全方位提升。2024年,150辊箱装配合格率达100%,同时缩短了在线维护周期,有力保障了设备运行精度。

针对高线吐丝机保护罩进口驱动装置损坏、难以修复,进口备件采购周期长、采购成本高的问题,孙权牵头组织设计方案,用油缸代替进口备件,配单独油箱、阀组和控制箱。该方案结构简单、维护便捷、价格低廉,仅投入1.8万元即完成改造,较进口备件节约采购费用42万元。针对高线精轧机频繁爆辊,孙权与作业区人员一起,创新设计230冷却水管,制作精轧冷却水管30余套,既有效解决了因冷却不足导致的爆辊问题,又实现冷却水管备件成本节约60余万元。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孙权始终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根生产一线,用专业与热忱守护着每一台轧钢设备。六年的淬炼与成长,让他从初出茅庐的技术新兵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他常说,“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咬紧牙关,因为那往往意味着突破在即,锁定目标,立即行动,就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正是凭着这份执着与担当,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成为生产线上最坚实的那颗“螺丝钉”。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