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首钢工程联合承建的万华化学蓬莱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

发布时间:2025-05-09

4月28日,万华化学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在烟台市蓬莱区举行。该项目由首钢工程、苏伊士集团、中铁上海局联合承建。其成功落成,不仅标志着我国工业级膜法海水淡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是首钢工程技术创新实力的有力彰显。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万华化学、首钢工程、苏伊士集团、中铁上海局有关领导和行业专家参加投产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万华化学蓬莱海水淡化项目位于蓬莱北沟化工产业园,总投资18亿元,规划分三期建设,总规模30万吨/天,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08亿吨淡水资源,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的紧张。本次竣工投产的是一期10万吨/天工程项目。首钢工程携手苏伊士,以全流程BIM设计形式完成了全球首个“串级工艺+黑屏操作”海水淡化系统。

项目采用的串级工艺,颠覆了传统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通过巧妙省略反渗透前后的中间水池,显著降低了投资与运营成本。据初步估算,相比传统海水淡化工艺,建设成本可降低3%以上,在运营成本方面,每年可节约电费634.9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串级工艺的核心在于系统的智能控制和安全保障。首钢工程通过专业水锤模拟分析,对各个系统节点进行多工况模拟,并在薄弱点增加爆破膜、水锤罐等保护措施;同时,对控制逻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多维度优化测试,确保各单元能够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稳定运行。

首钢工程有关技术人员介绍,除串级工艺革新外,项目还搭载了全球首个海水淡化“黑屏操作系统”,实现了全厂无人值守运行。这一智慧中枢由首钢工程与苏伊士集团联合研发调试,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控制逻辑,即使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也能长期稳定运行,大幅降低人工操作率,提升了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万华化学项目是首钢工程首次实现10万吨规模海水淡化的全流程BIM设计。这不仅规范了设计流程,使用了统一的建模标准,更通过ProjectWise平台整合了10个专业团队的模型,实现了全专业模型的高效整合、组装与碰撞检查。这一创新设计大幅缩短了整体设计时间50%以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前发现设计冲突,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返工与后期施工修改,有效节约了材料与工程成本。凭借这一卓越的BIM设计成果,首钢工程荣获2024年度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奖赛“Bentley中国杰出项目奖”以及第六届冶金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充分展示了其在BIM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创新能力。

据了解,首钢工程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国产化贡献显著。作为我国最早涉足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首钢工程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构建了涵盖热法、膜法、浓盐水综合利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在多个大型项目中实现了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在热法海水淡化方面,首钢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替代,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系统热效率,承建了国内最大单体热法海水淡化装置——首钢京唐二期3.5万吨/天项目;在膜法海水淡化方面,首钢工程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设备和材料的自主供应,除万华化学蓬莱海淡项目外,研发的“大型集装箱模块式双膜法技术”在秘鲁铁矿项目中成功应用。此外,首钢工程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海水淡化与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承担多项国家科技专项,主导编制了多项国标、行标,拥有多项核心专利。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技术水平,还降低了产业成本,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水淡化领域的技术突围之路,是首钢工程凝聚了二十余年技术积淀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未来,首钢工程将继续加大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首钢工程负责人表示,首钢工程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的创新驱动,秉承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理念,在传统优势领域巩固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激发强劲动能,不断深化合作,在海水淡化新技术应用方面打造更多的“首钢方案”。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