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北京科博会开幕 “首钢蓝”再度亮相

发布时间:2025-05-09

观众参观首钢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及蛋白项目模型。

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首钢蓝”展台再度登场,高端、智能、绿色制造三大主题板块亮点满满,先进钢铁材料、高端金属材料产品实物吸引观众纷纷驻足。首钢股份、首钢京唐、首钢建投、首钢工程、首自信公司、首钢环境、北冶公司、首钢吉泰安、首钢城运、首钢朗泽等参展单位,用宽领域的展示与深层次的讲解,为观众讲述了新时代的首钢故事。

“十三五”以来,首钢承担纵向科技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45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864件,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专利创新极强企业”称号。制修订各类标准699项,其中国际标准21项,4项标准获评为企业标准“领跑者”。实现首发产品60项,首创工艺9项,首开设备4台套。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5家。北冶公司入选2022年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名单,首钢智新2024年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

自国家会议中心E3大门进入展厅,便能看到人头攒动的首钢展台。展台入口左侧,一座炼钢数字孪生模型成为会场焦点:屏幕上实时跳动钢水温度、成分数据,AI自主调节氧枪参数,从投料到出钢全程无人干预,神奇的“智慧炼钢”引得观众惊叹不已。一旁的展板上,三条“世界第一”产线展示着首钢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累累硕果——世界首条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生产线让首钢跻身全球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世界首条具备100%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成功突破多项“卡脖子”难题,世界首条MCCR生产线以“25分钟钢水变钢卷”的极致效率,让“首钢制造”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产品的高端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首钢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不断突破,展示了首钢在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的切实行动,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智能制造的概念,也在首钢得到了具象化呈现。无论是实现了质量管理智慧化、生产计划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维护数字化、危险岗位无人化的“灯塔工厂”,还是对智慧运营及管控、智慧供应链、智慧制造、智能装备了如指掌的首钢工业互联网平台,抑或是智能集控、智能仓储、数字化工厂等项目,都是首钢智能制造的标志性成果,让数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体现了价值、发挥了作用。一直以来,首钢坚持战略引领、数据驱动、业务主导、持续改进,推进数字技术与首钢发展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了数智赋能、提质增效。

绿色制造的故事,同样引人注目。全球首条钢铁流程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示范线、全球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系统、全球首个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及蛋白项目、全国首家全流程环保A级钢企实践……多项“首创”背后,是节水节能、低碳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首钢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低碳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技术提供便利,技术改变生活。展台右侧,“钢好充”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充电车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所有来访观众的目光。作为“钢好充”系列的第三代产品,这台移动充电车创新性地将自动驾驶技术与能源服务深度融合,能够提供80千瓦直流快充服务,不仅提升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体验,更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可扩展的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助力“双碳”战略目标落地。

首钢集团坚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发展需要,着重从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效益提升、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发力,积极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迈进。

会展期间,首钢讲解员用通俗的语言阐述硬核科技,从高温合金熔炼到碳捕集,从智慧炼钢到工业尾气转化技术,无论是前来请教学习的友商,还是充满好奇的普通观众,都能在展台找到答案,贴心的讲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观众杨先生听完首钢朗泽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及蛋白项目的讲解后,看着眼前的展品,满眼都是不可思议。“谁能想到这香水、衣裳和肥料都源自工业废气!今天我对首钢有了新的认识——科技够硬核、讲解够详细,这才是中国制造该有的温度!”

据了解,本届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想未来”为主题,展期4天,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会聚焦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集中展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化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