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春雷动,向“新”势如虹!
发布时间:2025-02-18
雨水节气至,料峭春风裹着湿润泥土的气息拂过京西大地。永定河畔的薄冰悄然消融,在熹微晨光中泛起粼粼波光;首钢园高炉旁,耐寒植被探出新绿……首都城市西大门、复兴新地标,这片承载百年工业记忆的土地,正焕发着盎然生机。
琳琅满目、商业顶流,喜隆多“永辉胖东来”调改店掀起消费热潮;吊车起降、机器轰鸣,地铁一号线支线、苹果园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加班加点、开足马力,中关村石景山园众多企业喜迎“开门红”……
春回大地,一幕幕热火朝天的画卷渐次铺开,释放着石景山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回眸2024年,石景山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GDP突破1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区级收入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增速均列全市第一;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5%,信息服务业收入近1500亿元,现代金融业收入超1000亿元……
给力数字的背后,是创新驱动的澎湃动能,是各驻区企业在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产业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的万千气象,更是石景山与企业风雨同舟、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春潮奔涌,高起点谋出高质量。
春节前后,市委书记尹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先后到石景山区调研,对谋划“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加速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为石景山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石景山如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高基数的前提下,又怎样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
承载厚重的历史使命,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区委书记常卫指出,要锚定目标任务,抢抓新年开局的大好时机,积极作为、善作善成,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府全体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冲锋姿态,坚持“数字说话、实绩交卷、成效检验”,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
开往春天的“石景山”号列车,迅速调至“最高档”,驶入快车道。
——硬核突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这是一个个令人欣喜的“镜头”……
仿佛走入雕梁画栋的祈年殿中,伸手就能触摸正在“生长”的立柱……在蛇年央视春晚中,歌曲《栋梁》完美演绎中国古建之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实现高精度复原,石景山区企业凌云光·元客视界技术团队利用大场景三维扫描重建技术,呈现榫卯周边的细致观感,运用虚实融合,实现歌手与虚拟空间的精彩互动。
面对新技术的机遇挑战,面壁智能快速进入紧锣密鼓推进状态,着手完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研发,让智能机器人具备更聪明的能力,满足陪护、康复等多样化需求。“端侧模型作为‘X因素’闯入各类终端市场,从无到有,以技术创新推动品类爆发,不断产生全新的产品形态。”公司负责人对前景充满信心。
为破解铁路接触网覆冰难题,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科研攻关,自主研发国内外首套移动式接触网直流融冰装置,在大连供电段瓦长线开展直流融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在首钢园北区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力维度的“赛娲”大模型正批量生成《玄幻:从拉二胡开始》虚拟演员,从美轮美奂的场景到细腻入微、感情充沛的角色塑造,成功解锁高效、优质短剧产出的新路径。
在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大正创想广场,虚拟动点公司的动作大模型LYDIA已正式接入DeepSeek,对空间动作数据的认知、感知、理解及生成能力再升级,尤其在动作精准度及动作效果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识因智能作为石景山首批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正利用新技术全力攻坚智能化解决方案产业化,在超大型盾构机的施工过程智能预警、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化预测性运维等多个关键领域陆续取得新成就。
悉心护航、激发活力,让每一个石景山企业都能在京西这片土地上安心扎根、茁壮成长。
——暖心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口碑。”
石景山坚持把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重企亲商的传统,高水平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福地宝地”。
近日,八角街道召开“服务包”企业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企业代表们踊跃发言,畅谈发展经验,直面挑战难题。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正紧抓机遇,深度参与石景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计划优化改造石景山山姆会员店,更好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企业家互动交流,“当前石景山面临‘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服贸会永久会址落地、人工智能应用基地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获批等8大发展机遇,这都和大家息息相关。”
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业园区吸引力,作为石景山区“金融+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正全力加快641、651地块的餐饮、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运营,坚持优化服务、贴心服务园区企业。
早上9点,位于京原西街6号院的新政务服务大厅准时开启大门,迎接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和企业。“新大厅交通这么便利,门口就是停车场,车位特别多”,一位办理业务的市民说。
致力于让企业群众满意,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全流程帮办服务,详细了解企业需求,提前沟通审核口径,保证“一件事”一次告知、一次办理。
人才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打造京西高水平人才高地,石景山正以超常规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做深做实“景贤计划”,开展好“招千贤、纳万才”行动。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石景山也日益成为投资福地、兴业沃土。
——活力迸发,政策积极助力。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在邮政储蓄银行石景山支行,“数字人民币科创贷”审批系统不断跳动。支行副行长高丽娟表示,将加大对石景山区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北京石景山超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石景山围绕未来产业等细分赛道设立子基金、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景山母基金不断开拓投资领域,放大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已成为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助企政策持续升级。
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石景山区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拟从支持体育产业主体示范争先、企业发展壮大、赛事活动举办、场地设施建设及冰雪场所运营等多方面制定措施给予奖励支持。
春节期间,在八大处传统京味祈福文化庙会的京味儿印记小院,上世纪50至90年代的生活场景在这重塑,黄包车、老木桌、电视机等老物件触动了游客的珍贵回忆,获得了满满“好评”。
八大处公园将继续推动智慧化景区建设,为企业创造开放应用场景,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校地合作加速转化。
据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副主任付航介绍,园区正加强与辖区高校如北方工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北方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肖珂表示,学校积极与石景山区企业对接,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中关村石景山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速集聚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入驻率超90%,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突破800家,构建起从芯片设计到智能工厂的完整生态。
双向奔赴、互利共赢,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紧抓机遇,打造京西活力新空间。
春节刚过,石景山区招商团队就赶赴南京、无锡,分别与江苏老虎云科技、雪浪科技进行合作交流。
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正全速推进,预计一季度引入高精尖企业450家。同时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源,为石景山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赞助商招募和谈判正加速推进,目前均有知名企业发出明确合作意向。围绕推动赛事经济发展,石景山正加速建设特色赛事体系,以顶级赛事为引领、以高水平赛事为基础、以广泛参与的潮流赛事为支撑,打造赛事活力之区。
2025中国科幻大会加快筹备,目前正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运营,广邀国内外科幻大师、科学家、领军企业家参与,全面提升中国科幻大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抢抓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机遇,石景山加快完善周边配套设施,谋划2025年展、洽、会及“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活动。持续升级京西消费节品牌,打造“京西有惊喜”IP,融合多元消费业态资源,带来一批惊喜消费场景和惊喜主题活动。
首钢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特色会展小镇正加快打造,以展促产、以展促消、以展带城协同融合。还将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的合作,举办各类高端展会和文化活动,提升园区的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吸引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走进模式口驼铃古道,步入新开的磨石咖啡店,到处是有趣、可爱等不同风格的装饰摆件,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面而来。
为引领消费新潮流、孕育文旅新生活,文旅局加快特色定制化旅游体验产品推陈出新,丰富多元供给,持续擦亮“氧气石景山”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品牌和“诗意石景山”文化传播品牌,赋能美好生活和城市发展。
走进苹果园交通枢纽项目现场,焊接声、切割声、捶打声此起彼伏,代表着项目建设迎来热潮。
也是在此时,八角路小区22号楼原拆原建项目正式动工,承载着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新小区将解决老旧设施问题,期盼项目尽快完工!”居民张女士激动地说。
当首钢园高炉的钢铁记忆与超算中心的数字脉冲共振,当永定河的春水倒映出元宇宙的虚拟星空,石景山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