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涩小伙到轧线切分专家 ——记首届“首钢工匠”获得者杨延

发布时间:2019-09-27 08:28:46

798B4F9F56737D5A81A890900EFB7D8A.jpg

【人物档案】

杨延,男,汉族,1968年出生。1991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六盘水市第三届市管专家。先后完成了直径18毫米、直径20毫米、直径22毫米热轧带肋钢筋二线切分,直径14毫米、直径16毫米热轧带肋钢筋三线切分,直径12毫米热轧带肋钢筋四线切分工艺技术开发,使水钢成为行业首家自主开发切分工艺系列化的厂家,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法成为行业设计样本。先后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科技成果转换二等奖2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在《冶金信息导刊》《水钢科技》发表论文4篇,2019年在《轧钢》杂志发表《右旋锚杆钢筋两切分轧制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


【获奖感言】

“荣幸获得首届“首钢工匠”荣誉称号,感谢集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感谢身边的工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集团公司设立“工匠”称号,充分体现了对“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让我们不同岗位的人员看到了努力的希望。成绩属于过去,荣誉鞭策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专注棒线材生产工艺优化,组织项目攻关,打造核心团队,让“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得以发扬,让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从懵懂青涩的普通职工到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青年科技工作者”“首钢工匠”,貌不惊人的杨延燃尽了青春才智,只为“不想证明自己不行”“外国人能做,咱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的初心召唤和钢铁梦想。

要强争先从青涩小伙到轧线专家

1991年,杨延从华东冶金学院毕业,走进了当时令不少人羡慕的水钢公司原第二轧钢厂参加工作。从此与轧线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参加工作时,杨延被安排在生产一线从事加热工、操作工。“我当时年轻,感觉堂堂大学生竟然在一线干这么个体力活,十分彷徨,情绪也十分低落”,杨延回忆道。

但杨延没有就此平庸,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他除了工作就是啃书本,勤于用脑思考,不停地向老师傅请教。当时,水钢从欧洲某国引进二手设备建设起来的小型材轧厂,刚开始规模化生产市场紧缺的建筑钢材,填补了贵州钢铁行业空白。但是,不时出现的设备故障给生产带来不少困扰,陌生的英文标识和说明书让年轻的生产技术骨干望而生畏。大学刚毕业的杨延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他抓紧一切机会泡图书馆、蹲守现场观察,处理故障也总是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结束也要琢磨良久。在他和同事们努力下,电气和控制系统、导卫和轧辊备件运行日趋顺畅。

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经验,杨延和工友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挑战,就是轧辊、导位件这些易损、更换频繁的备品备件的设计加工。杨延和工友们不仅“依葫芦画瓢”指导加工厂家生产出所需备品备件,还根据实际不断改进备件加工工艺,生产出更多品种规格的螺纹钢和圆钢,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动水钢经营效益不断攀升。

杨延他们接下来要攻克的难关,就是生产线的完全国产化。有了前期更新维护的经验,杨延技术团队提出了加快轧钢生产线装备国产化改造的可行性方案,公司组织论证通过后,杨延和工程技术团队展开了持续紧张的工作。

没有图纸,他们就自己收集数据,在386电脑上绘制;为尽快拿出加热炉改造方案,杨延冒着高温进入停火后的加热炉内观察;电气控制系统、飞剪、冷床等系统需要更新,国内装备制造厂家具备成熟经验者不多,杨延和团队成员与制造厂家一起设计实验,硬是圆满完成了各个大小项目,顺利实现装备国产化替代。

凭着善于动脑在技术上不断探索、不断攀登的韧劲和对轧钢工艺的执著,杨延崭露头角,1998年,他被调到生产技术科工作,从此,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敢想敢干从“拼命三郎”到“切分王”

轧线切分,就是把一根钢坯通过生产线轧制成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成品。每多一个切分数,在同能耗前提下,可以提升产量30%以上。

作为棒材轧制技术上的顶尖工艺,轧线切分技术一直是国外优势企业的核心机密。但不服输的杨延却不信这个邪,他说:“外国人能做得出来,咱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自此,他就与棒材切分“杠”上了。2001年初,杨延开启了二线切分工艺的“攻坚之旅”。

千斤重担压肩头。在开发18号和20号圆钢二线切分工艺时,杨延常常加班加点,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白天夜晚连轴转,有时一干就是两三天不回家,最后,干脆把被子搬到了办公室,方便面买了一大箱,把办公室当成了第二个家。杨延勤学习、善思考、爱动手,再加上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儿,使得从开发到设计,从试轧到工艺改进,不过一年时间,二线切分开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当年投产便让水钢钢材产量单线提高38%,吨钢综合能源节约15%以上,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400万元。而这时的杨延,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开始微微驼背,白发也冒了出来,有人叫他“用脑子干活儿的拼命三郎”。

“拼命三郎”马不停蹄,紧接着,三线切分工艺开发成功再获国家专利,一经投产,水钢轧钢厂钢产量由建厂时的年产40万吨一跃上升到100万吨。这时的杨延,满背都贴着伤湿止痛膏,白发更多了。

2003年,杨延接受研发四线切分任务,并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此工艺在当时完全被国外垄断,国内所有大型钢铁企业都梦寐以求。杨延说:问鼎国际钢铁尖端科技,不仅是为水钢的发展,更要为国家荣誉而战。一次次攻坚克难,一个个紧张的日日夜夜,用什么方式切分?用什么工艺装置?杨延上班想、下班想,吃饭想、走路想,甚至在睡梦中都数次喊过“分开了,分开了……”他为画出一张结构草图,为了一个准确的数据,他反复拟画和演算论证不知多少次,头脑里开启了“大数据”“云计算”。

节假日和他渐行渐远。他与同事们经常连续奋战不休息,饿了就吃方便面,有同事开玩笑说,人都吃得跟面条一样清淡了。杨延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困了就在电脑前打个盹儿,或者在沙发上躺一会儿。

就这样,一遍一遍地推演、一次一次地计算、一宿一宿地思考,执着、坚韧,以钢铁般的意志持续发力。2004年4月11日,水钢二轧厂车间,现场人的目光随着杨延的身影移动,大伙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四线切分能否成功,就看今天的试轧。当第一根红钢从加热炉缓缓推出,咬入粗轧机组第一架轧机,杨延弓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红钢头部,粗轧、中轧、精轧,他的神情就像守候自己孩子降生的父亲。

终于,轧件在精轧机组被一分为四,呼啸着奔上了冷床。成功了!成功了!杨延猛地一挥双臂,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四线切分工艺,三获国家专利,“切分王”名扬中国钢铁界。百万钢铁行业大军,“切分王”唯杨延一人。

至2005年,杨延先后完成了直径18毫米、直径20毫米、直径22毫米热轧带肋钢筋二线切分,直径14毫米、直径16毫米热轧带肋钢筋三线切分,直径12毫米热轧带肋钢筋四线切分工艺技术开发,使水钢成为在行业首家自主开发切分工艺系列化的厂家,很多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法成为行业设计样本。特别是近年完成的直径18毫米、直径20毫米锚杆钢二切分轧制工艺更属国内首创。目前,水钢公司热轧带肋钢筋生产已形成以直径20毫米、直径22毫米以二线切分,直径16毫米、直径18毫米以三线切分,直径14毫米以四线切分,直径12毫米以四线切分或五线切分为主的工艺格局,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刊播水钢抗震钢筋研发和营销专题新闻。随后,国内多家报刊网站给予关注,水钢抗震钢产品横空问世,为我国提高建筑抗震级别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这一成果,就是杨延领衔的技术团队和上游铁钢冶炼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近年来,杨延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SWRH82B钢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被加工生产为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运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桥隧甚至神州飞船,为国家基础设施乃至大国重器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杨延不仅承担了为本单位培养后备技术人才的重任,还以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吸纳更多的一线职工加入创新团队,参与技术进步、小改小革等活动。近年来,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出3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4名高级技师、7名技师,6名优秀人员被选拔到公司管理部门和事业部作业区管理岗位工作。

多年来,在杨延的牵头下,水钢钢轧事业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艺技术难题,为水钢公司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传奇,用行动成就了坚定的梦想。


【采访手记】

采访完杨延,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以杨延为代表的一批水钢科技人,刻苦钻研,立志成长,以实际行动支撑了水钢的发展和壮大,在科技创新路上不懈探索,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佳绩。

他们的精神值得深入学习,他们的事迹给予大家太多启示和感动!